第二章台下遇伴
作者:老树      更新:2024-02-02 19:49      字数:3921
       第二章台下遇伴

       且说袁秀芳刚到比武台下,偏于小偷行窃,有心提醒别人却平白受怨,反让人家把他当小偷抓住了。

       两个和他年龄相仿,身穿长袍的小子拉着袁秀芳的胳膊往外拖。他挣了几下挣不脱,只有大声分辩。

       “我不是,我不是小偷。刚才有个贼眉鼠眼的家伙在你身上摸,我看见推了你一把,那家伙没得就逞溜走啦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别嘴硬,就是你在我身上摸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我推你是提醒你注意,不看银子在不在就诬赖我,真是好心没好报。”袁秀芳继续挣扎着分辩。

       那个白净小伙说:“老三,别急,先看银子在不在。要是被贼偷了,咱们吃饭都成问题,今天的武术还怎么看呀1

       穿长袍的小子说:“大哥,放心,我的银子在腰里缠着,外面套着长袍,隔了几层衣裳,他再有不本事也偷不走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那你把他放了,听口音好像是山东人,不会是小偷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咱只要银子在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大哥,别听他花言巧语,山东人就不做贼啦?他们到这里时间不长,日子过不去就趁腊八会上人多偷点钱财。”

       穿长袍的小子坚持己见,袁秀芳只能继续分辩。

       “我,我们山东人再穷也不会偷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穿长衫的小伙说:“老三,听大哥的话,算了吧。常言道:‘捉贼捉赃、捉奸捉双。’你的银子还在,怎么能说人家是贼?”

       穿长袍的小子还是捉着袁秀芳的胳膊不肯放手。

       “你们别听他的,贼无脏,硬如钢。咱们没抓住赃证,他就是不会承认。我觉得就是他在我腰里摸来,只是没得逞罢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人群里不知什么人还在搧着火。

       “对,拉出去教育教育,看他承认不承认。这种贱骨头缺乏教育,敲打敲打就老实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袁秀芳极力分辩:“兄弟,我推你是好心提醒。不然,你把银子丢了都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   人群里的声音又在搧火:“嗯,几个小伙怂不顶,抓个小偷都不敢打。”

       旁边有个中年人瞅瞅袁秀芳说:“这小伙不是小偷。我见小偷手里攥着刀子。你在衣裳上摸摸,看有没有被小刀割破的口子?”

       穿长衫的连忙摸摸他的长袍:“啊呀,果然有个小口子。兄弟呀,还不赶快放手,好好感谢这位仁兄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多谢,多谢,今天要不是你,我弟兄连饭都吃不成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白净小伙首先朝秀芳拱拱手说。

       穿长衫也说:“我们还把恩人当贼着捉,真是太不好意思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穿长袍的小子这才松开手,摸摸自己的衣裳说:“可惜我的袍子啦,外面割了个口子,里子没烂也穿不成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人群里那声音又大声喊:“他就是小偷,我看他把刀子扔啦。抓住不打还等啥哩!真真的怂不顶。”

       袁秀芳从人缝里看见那张脸,马上大声喊道:“是他,就是喊话的哪个家伙。快,快把他抓住1

       白净小伙分开众人就追,那家伙溜得比兔子还快,几下又躜得不见人影。

       他走过来对袁秀芳说:“这位仁兄,实在对你起。我弟兄没瞅清人,把你冤枉了,应该赔礼道歉才是。”

       穿“对不起,还望仁兄不要见怪,兄弟给你赔礼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穿长袍的小子说着对袁秀芳连连打躬作揖。

       袁秀芳忙说:“没事,没事,不知者不为罪吗。”

       白净小伙看看他又说:“仁兄不见怪就好,咱们一起看武术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说罢,他三个往一块挤了挤,给袁秀芳让出一块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几个人再没说话,一起把目光朝台上投去。

       那个穿棉袍的小子望着擂台左边的对联,开口念道:“在山东少对手名声大振”。

       外边套长衫的小伙不甘示弱,也看着舞台右边的对联接着念道:“来陕西多请教英雄人物”。

       袁秀芳抬头看看横额上的四个大字,也用山东话大声念道:“以武会友。”

       他念毕心想:不错,山东老乡出门在外,当然得有礼貌。他们在腊八会上摆擂台,出对联应该客气。

       穿粗布棉袄的白净小伙没有念字,又看看袁秀芳真诚地说:“你们都是山东人,出门只有老乡亲,能不能帮点忙?”

       袁秀芳看他穿着和自己一样的粗布棉袄,顿觉有点亲近。

       他随意点点头说:“不知仁兄有什么事需要在下帮忙?”

       “你山东老乡的功夫太好了,我看了几天也没人上台应战。可能这里无人能及,不敢上台比武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不对,中华大地到处藏龙卧虎,陕西也有武功高强的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白净小伙又说:“有怎么没人上台?我要是武功好就安耐不住,早上去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大凡高人都很冷静,轻易不会显山露水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我太爱这一行了,一直没有名师指点,自己胡乱练练。仁兄能不能帮忙介绍一下,让他们收我为徒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啊呀,恐怕不行。我一个都不认识,怎么能帮你介绍。”

       白净小伙着急地说:“不认识也是乡党,亲不亲,故乡人吗。

       帮帮忙我会感激不尽,一辈子都记着你的好处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哎呀,山东人固然不假。我不过是个孩子,山东地方大了,就算是一个县的也不可能认识。”

       白净小伙又央求道:“哎呀,三原就这么大,山东能有多大?你年龄小认不得,你达就能认得,你爷就能认得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咱们今天相遇也是缘分,你就帮帮忙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回去帮忙问问,有认识的人就介绍介绍。我大哥虽然不识字,但很讲义气,绝对记着你的好处。”

       两个穿长衣的小伙都帮着腔,弄得袁秀芳不知怎样回答。

       旁边那个中年人说:“你们别急,凡事得慢慢来。山东是一个省,比三原县大多了。即便是一个县的人,不一定都认识。”

       穿长衫的小伙看看说话的人点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“对呀,这位大叔说得有理。咱们是土生土长的孩子,在县里能认识几个人吗?何况他们迁来有几年了,咱弟兄别难为他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袁秀芳瞅瞅他们疑惑地说:“怎么,你三个年龄相仿,模样也不太像,怎么会是弟兄关系?”

       白净小伙大笑着说:“哈哈,我叫任文秀,是离这里三十里路的任家庄人。这位是我哪里西村里人,叫王建堂。”

       穿长袍的小伙抢着自我介绍:“我是东村里人,叫张子道。我们是结拜弟兄,比亲生兄弟还亲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原来是这么回事,怪有意思的。我叫袁秀芳,过年十七,住在管寺村,和你们一个县,也算新乡党哩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嗯,袁秀芳,怎么叫了个女娃名字?不过,看你的模样,就是像个女娃,你达给你起这名字挺合适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张子道看看他们说:“你两个差不多,都是眉清目秀的。要是穿身女娃衣裳,没有人会把你们认成带把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王建堂也看看他们说:“巧,的确很巧。你叫袁秀芳,他叫任文秀,都有个秀字,这大概就是有缘份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我这名字不合适,叫文秀认不得字却爱好武术。你们都是有文化的人,能不能帮我改个男子汉名字?”

       “改啥哩,名字吗,叫啥都一样。只要说男子汉话,长男子汉气,做男子汉事,不必在乎名字怎么叫。”

       建堂听秀芳谈吐不俗,难免有点诧异。

       “秀芳仁兄逃难来到这里,文化好像比我两个还高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我父亲是个秀才,我自小上学,跟父亲学了不少知识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啊,你父子都是文化人,怎么也到陕西来了?”

       秀芳便把自己的情况,大概给几位新朋友介绍了一下。

       他父亲刚考上秀才就遇上连年遭灾。百姓苦不堪言,生活都无法维持,还怎么考取功名呀?

       三原是回民动乱的重灾区,当地人死得太多,大片大片的土地无人耕种,都成了无主荒地。

       当时的知县焦云龙是山东人,看到这里荒地太多,他老家却人多地少,连年遭灾,便上报知府,把家乡人迁徙过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迁来的人由县府统一安排居住,让其开垦荒地种庄稼;并公布了三年之内不缴粮,免缴一切税收摊派的布告。

       “那不是都在三原境内吗,你们怎么住到高陵来了?”

       建堂听到这里插了句话,秀芳接着又往下介绍。

       他父亲不愿舍弃秀才功名,开始不想出来。后来的灾难越来越大,实在扛不下去了才到陕西来。

       他家迟来了几年,三原境内的荒地让先来的开垦完了,和三原交界的地方还有一些无主荒地。

       焦大人亲赴高陵商讨,两县令达成协议,答应以后算是高陵人,到缴粮的时候也给高陵缴。

       西安知府点头同意,就把他们安排到高陵境内的管寺村了。

       “是呀,我二爷回来说过,是有这么回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张子道听到这里又插了一句。王建堂感叹说:“焦云龙这个县官真不错,给乡党办了好事,对三原百姓也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何止不错,我二爷把焦云龙誇了又誇,说他的事迹在上海申报连载。说什么‘公在池阳,爱民如伤,三日在城,五日在乡。’

       建堂又说:“我父亲也是这样说的。还让我好好念书,将来如果能够坐官,就要向焦大人学习。”

       ‘听说焦大人很穷,当官的连普通百姓都不如。一辈子少吃没穿,把苦受扎了。”旁边的中年人插了一句。

       “现在的官员都为自己享福,像焦大人这样的好官太少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王建堂接住文秀的话说:“人过留名,雁过留声,人活在世上,名声当然是最重要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旁边的中年人又说:“焦大人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。在陕西当过几个县的官,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,陕西人忘不了他。”

       秀芳叹口气说:“唉——可惜现在的好官不多1

       “那些事与咱没有关系。我三个今天和你遇到一起,就是他们说的缘分,是不是再深入巩固一下?”

       “行么,大哥侠肝义胆、爱交朋友;咱们再结义一次。”

       子道首先对文秀提出的新话题大力支持。

       “对,我看袁兄也是个风度翩翩的正人君子。咱们今日在此相遇,应该把关系巩固牢靠。”

       王建堂也点着头说。

       文秀大喜,当时决定看完武术就去城隍庙烧香磕头,四人结成异性兄弟。

       王建堂瞅瞅秀芳说:“就看袁兄意下如何?”

       他的话音未落,忽听抬上锣鼓喧天,鞭炮齐鸣。

       正是:

       演武台下认兄弟,锣鼓齐鸣不唱戏。

       要知此话怎么说,再看下文有意义。

老树(作者)说: